自1月9日起,豆粕价格持续上涨,短短1个月上涨幅度接近千元,终端市场叫苦不迭。昨日豆粕价格开始回落,成交量更是断崖式减少,有人刚买完高价豆粕以至雪上加霜,有人差点补买至今心有余悸。豆粕还能继续跌吗?以下是笔者结合市场简要分析,仅供参考!
豆粕现货市场参考,截至2月11日,国内主要地区油厂平均报价在3723元/吨左右。其中山东地区在3760元/吨,华东地区报3640元/吨,大连地区3820元/吨,天津地区3780元/吨,广东地区3620元/吨。
USDA报告偏中性
美国农业部周二(11日)发布了今年第二份供需报告,将2024/25年度全球大豆产量调低350万吨至4.2076亿吨,较上年的3.9497亿吨增长2580万吨或6.5%。将阿根廷2024/2025年度大豆产量预期从此前的5200万吨下调至4900万吨,市场预期为5049万吨;将巴西2024/2025年度大豆产量预期维持1.69亿吨,市场预期为1.6964亿吨。虽然调低了南美大豆的产量预期,但却维持美国大豆供需数据不变,这项预测数据超过市场预期。因此报告整体来看呈中性,对国内市场的影响较小。
性价比不得民心
年前备货时期豆粕价格一路上涨,且工厂后期大多限量或停止开单,部分养殖饲企备货留有缺口,年后因刚需不得不高价补买。本就心存怨气,没想到豆粕基差一口气涨上近千元。饲企因成本不得不调高饲料价格,而养殖端一时难以接受这么高的价格,甚至出现了不买硬扛的心理。至于原料替换,暂未有较多饲企大幅调整配方。一是豆粕价格直逼大豆价格,市场不认可天价豆粕,预测高价或难持久;二是可替代农产品也有一定上涨,大幅更换配方费时费力;三是一些可替代粕类因毒性超标或开机率低,供应或也不足。
供应及成本支撑
前期市场流传中储粮油脂公司将向市场投放400万吨储备豆的消息,若消息为真,或也能解燃眉之急,不过需要关注拍卖底价和具体成交情况。不过,近期工厂持续放量成交,压车现象仍存,部分工厂排单时间久,刚需采购仍较被动。同时市场上各种海关收严或大豆检验不合格的消息仍为豆粕市场提供紧张氛围。叠加近日市场购买的豆粕价格普遍较高,虽然豆粕价格下跌已成市场共识,但现货市场或因成本较高和供应偏紧有一定支撑。
综上所述,短期内,豆粕价格或将延续下跌趋势,但跌回年前低点难度较大。工厂开机率恢复,却仍需一段时间才能形成累库趋势。且2~3月到港大豆供应偏紧已成事实,下游需求并未明显减少,因此不宜过分看空。现货采买少量多次,刚需为主。笔者思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各位读者需结合自身及周边市场情况酌情参考。欲了解多油粕行情数据以及未来走势,敬请持续关注粮油信息网的官方网站(http://www.chinagrain.cn)以及APP(http://www.chinagrain.cn/app)和微信平台(graininfo)或可致电0451-88001128咨询,成为粮油信息网的会员,享受更多特权。
特别声明